刻板印象18 刻板印象的克服和使用


要想克服刻板印象,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想要利用好刻板印象,首先需要认识到克服刻板印象的必要性:大多数情况下刻板印象不是以直接经验或者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偏见或者道听途说形成的,所以刻板印象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刻板印象。

其次,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一时的刻板印象影响了自己而作出判断,在处事和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自己和别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做出判断,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最后,在处事和交友过程中要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每个人生活和工作都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让我们明白一些旧的思维习惯,往往就是坠落的开始。所以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时刻更新自己的思维习惯,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摆脱旧的思维模式。

个体而言,刻板印象可以节省认知资源,更迅速作出判断,对之后的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当人们遇到其他的个人或者群体时,会本能地希望知道对方的行为意图和能力情况,希望知道对方是友善还是敌意,刻板印象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判断。而媒介、广告等则可以利用这个刻板印象效应,达到更好地传递信息、说服顾客的作用。

科学家认为简单依据一个人的性别不可能预测任何人的攻击性水平,数学能力,活动水平或是情感表达能力,只是在计算群体的水平均水平时,性别差异才会显现。

随着个体的发展,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会性别角色标准,如在图书管理、初等教育、护士等这些职业中,女性的比例就高于男性,如图18-1,而在科学和需要数学或科学背景的技术领域,男性比例就会大大超出女性。对于这些现象,更多的发展学家认为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从而加大了男女认知上的差异,使得男性和女性就上了不同的职业道路。

应对刻板印象的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事实是相反的,因为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是在外人眼里给自己贴上“哦 他是个例外的”标签,而不是我们期望的“原来大众的想法是错误的”。

甚至有的时候这么做还会造成反效果:我们会变成外人更加坚信刻板印象的真实性的例子,因为他们会将我们的举动想成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为了跟“耻辱”划清界限而采取的手段。当下一次再提到什么其它的刻板印象的时候还会把我们当笑柄一样的叫我们再一次证明。

当面对让人烦恼且已经听了不下万遍的刻板印象时,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就是解释!用最快最简单但又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去解释,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话题延伸至所有人,从而让我们的想法变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而不是让它仅限于我们这些个体。

18-1

参考文献:

赵敏,采访中刻板印象的影响与控制[J],新闻前哨,2008(08)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